• banner1-1.png
  • banner1-4.png
  • banner1-5.png
  • 1.jpg
  • 黨建網 > 紅色經典
    黨對東北抗日游擊根據地群眾的組織與動員
    發(fā)表時間:2024-08-14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報

      九一八事變后,東北地區(qū)迅速淪陷。中共滿洲省委根據革命形勢的變化作出“開展游擊戰(zhàn)爭”的指示,到1933年,先后建立起十余支抗日游擊隊,形成南滿、東滿、北滿、吉東四大游擊區(qū)。抗日游擊運動發(fā)展起來后,為了解決軍隊的生存問題并應對日偽軍的討伐,中國共產黨對根據地的群眾進行了有效的組織和動員,將根據地內的人力物力進行整合,保證了抗日軍隊的生命力和抗日斗爭的持久性。

      

       將群眾納入政權系統(tǒng) 

      

       對群眾進行組織和動員,首先體現在根據地政權的建設上。創(chuàng)建東北抗日根據地初期,中國共產黨十分注重通過政權建設來組織群眾,將群眾納入政權系統(tǒng)中來。東北抗日游擊根據地的政權建設經歷了蘇維埃政府、農民委員會(以下簡稱“農委會”)和反日會、人民革命政府三個階段,政權的階級基礎不斷擴大,使群眾不僅是革命的追隨者,更成為革命的參與者和領導者。

      

       由于東北抗日游擊根據地興起之時,中國共產黨正在南方各根據地開展蘇維埃政權建設的實踐。因此,東北黨組織最初即在黨中央的指示下,在根據地創(chuàng)建蘇維埃政權。蘇維埃政權實行工農民主專政,成立后主要領導階級斗爭,在根據地推行土地革命政策。東滿游擊根據地的蘇維埃政權建立最早,1932年至1933年,在延吉、汪清、琿春等縣相繼建立起六個區(qū)蘇維埃政府,下轄二十余個村政府。各級政府由選舉產生,根據地內年滿十六歲的中農、貧雇農、苦力、手工業(yè)者、游擊隊員均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富農、地主無此權利。

      

       1933年,根據“一·二六指示信”精神,東北地區(qū)開始建立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此時,無產階級專政的蘇維埃政權顯然已經不能適應新的革命任務,于是滿洲省委指示根據地各級蘇維埃政府全部撤銷,改由反日會和農委會代理行政權職能。反日會和農委會的階級基礎相比于蘇維埃政權更加廣泛,“在組織上要規(guī)定不分階級、年齡、籍貫、性別、民族等區(qū)別,凡不愿當亡國奴者,都得加入”。據統(tǒng)計,1934年5月,磐石根據地80%的農戶都加入了農委會或反日會。1934年8月,南滿地區(qū)反日會數量已達兩百余個,擁有會員六千余人。

      

       反日會和農委會的發(fā)展,使根據地群眾對黨的政策方針更加了解和認可。1934年,中共中央在二月指示信中提出了建立臨時的東北人民革命政府的構想,并指示滿洲省委要首先在磐石建立起來。1935年8月,南滿特區(qū)人民革命政府成立,其組織系統(tǒng)主要由鄉(xiāng)/市/村人民政府、縣/區(qū)人民政府、南滿特區(qū)人民政府構成,各級政府均由選舉產生。人民革命政府的建立,使根據地群眾最大程度參與到了政權的建設當中,群眾的政治地位得以提高,也令群眾對黨的信任不斷增強。

      

       組建根據地群眾團體 

      

       為調動根據地群眾的抗日積極性,使他們從各方面支援武裝抗日斗爭,黨組織在根據地建立起農民自衛(wèi)軍、青年義勇軍、婦女會、兒童團等不同類型的群眾團體,涵蓋男、女、老、幼各個群體,將農民緊密團結在黨的周圍,實現了對根據地人力的有力動員,形成了軍民團結、共同抗日的局面。

      

       農民自衛(wèi)隊和青年義勇軍是根據地的農民自衛(wèi)性武裝。農民自衛(wèi)隊下設分隊、小隊,隊員由根據地的農民構成,一般不限年齡。青年義勇軍下設營、連、班等,成員主要是十幾歲到二十幾歲的青年。二者的主要任務是保護根據地民眾的生產生活、偵察敵情、運輸物資等,戰(zhàn)時配合軍隊作戰(zhàn),同時也為軍隊輸送兵源,是抗聯重要的后備力量。據統(tǒng)計,到1934年底,北滿的哈東抗日游擊根據地內農民自衛(wèi)隊人數已有五千余人。

      

       對于根據地內的廣大婦女同胞,黨組織則通過建立婦女會的形式將其組織起來。婦女會成員最初主要是黨員干部、抗日將士的家屬,后開始在根據地內大力發(fā)展會員。發(fā)展會員時通常采取逐家談話、開會動員等方式,在這一過程中,留意追求進步的婦女,吸納她們入會。婦女會經常開會,會上主要宣傳革命道理提高婦女同胞的思想覺悟。婦女會成員還常常給抗聯將士洗衣送飯,購買棉花、布匹等生活必需品,抗日積極性十分高漲。

      

       黨組織充分利用根據地內的少年兒童靈活機敏、不易引人注意的特點,通過少先隊、兒童團將他們組織起來。少先隊員多為十幾歲的少年,兒童團員年齡更小,多在十歲左右,主要工作是站崗放哨、傳遞信件,以及開展文藝活動慰勞軍隊等。

      

       擴大后勤保障隊伍 

      

       隨著抗日游擊運動的發(fā)展,抗聯對于后勤補給方面的需求也越來越大。因此,黨組織開始著手在根據地建立后勤保障機構。這些機構的設置,將根據地內有技術和特長的人員組織起來,通過調動人力和物力,更好地服務于抗日斗爭。

      

       在長期與日偽軍作戰(zhàn)的過程中,武器的損耗是一個制約軍隊戰(zhàn)斗力的嚴重問題。有鑒于此,黨組織在根據地招募大量手工業(yè)從業(yè)者及原地方工廠的技術工人,在各地建立兵工廠和修械所。兵工廠能夠生產子彈、地雷、土炸彈等,修械所主要進行武器裝備的維護與維修。兵工廠和修械所內部通常建立黨團組織,他們經常開會,共同學習黨的政策。

      

       反日游擊隊時期,隊伍上的醫(yī)務人員十分缺少,到了1934年東北人民革命軍陸續(xù)建立以后,為解決軍隊的醫(yī)療救治問題,我們黨開始從城鄉(xiāng)各地和義勇軍中動員醫(yī)務人員,建立后方醫(yī)院。在這一號召下,根據地內外不少有名望的醫(yī)生都自愿加入,如一軍軍醫(yī)徐哲、二軍軍醫(yī)李鳳珠和樸星郁、三軍軍醫(yī)張儉濤、五軍軍醫(yī)管毅、六軍軍醫(yī)王耀鈞等。這些醫(yī)務人員的加入無疑促進了黨領導的東北抗日軍隊醫(yī)療衛(wèi)生體系的成熟,有力保障了軍隊的戰(zhàn)斗力。

      

       被服廠的主要職能是制作軍服及行軍鋪蓋等物品,成員主要是根據地的婦女同志以及黨員干部的家屬。被服廠在各抗日根據地都有設立,如東滿地區(qū)曾在深山密林中建立被服廠四所,有縫紉機二十五臺,可以生產軍服、被褥、旗幟等。被服廠的開辦一是發(fā)揮了婦女善手工針線的長處,二是為抗日聯軍服裝的統(tǒng)一性和規(guī)范化作出了巨大的貢獻。1936年起,東北抗聯各軍陸續(xù)成立,各被服廠開始生產樣式統(tǒng)一的軍服軍帽,成為東北抗日聯軍走向正規(guī)化的重要標志。

      

       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東北地區(qū)抗日武裝斗爭開始時間最早、斗爭時間最長、斗爭條件最為艱苦。東北抗聯之所以能夠在極端艱苦的環(huán)境下長期堅持斗爭,是因為我們黨對于根據地群眾的組織和動員發(fā)揮了巨大作用。一方面,通過對群眾的組織和動員,不僅實現了對根據地人員的充分調動,還確保了對根據地物力資源的有力整合。另一方面,隨著我們黨與根據地群眾融合程度的加深,農民的生活也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不再受地主欺壓、不再受日偽軍襲擾,男女平等、生產自由、生活穩(wěn)定,使群眾與我們黨形成緊密的共同體,保障了東北地區(qū)持久抗戰(zhàn)的實現。(武洋)

      

    網站編輯:朱琳瑄
    黨建網出品

    友情鏈接